秀山中药材信息服务平台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分析 > 正文

天花粉品质决胜未来

作者:杨鹏 来源:作者投稿 浏览:173次 时间:2025-11-12 08:58:29

评论

当前,河北道地产区天花粉已进入秋季集中产新周期,产区农户趁晴好天气推进采挖、去皮、晾晒等加工环节。受初期采挖量有限、新货加工尚未批量入市影响,市场上货量暂时偏少,供需格局相对平衡,行情保持平稳运行。截至2025年11月,市场小统货(药厂投料为主)价格稳定在18-19元,大统货价格维持在25元左右,优质大条货因品质稀缺,报价普遍高于普通货源,市场呈现“按需采购、优货俏销”的特点 。


一、种植成本与产区格局:道地性与产能矛盾凸显

(一)种植成本精细化拆解

天花粉种植成本受产区模式、管理水平及人工费用影响存在差异,核心成本集中于五大板块,以河北道地产区为例:1. 地租:主产区亩均地租600-1200元,安国等核心种植区因土壤适配性强,地租普遍高于周边产区;2. 种苗费用:每亩需茎段种苗300-400斤,按当前6元/斤市场价计算,成本约1800-2400元,占总投入的30%-40%;3. 农资投入:复合肥、生物菌肥等基础肥料+生长期追肥合计1000-1200元/亩,农药费用100-150元/亩(病虫害较少,投入相对可控);4. 田间管理与采挖:开沟深耕200-300元/亩,人工除草、灌溉等管理费用600-800元/亩,机械采挖+人工分拣费用800-1000元/亩;5. 其他成本:晾晒场地租赁、加工损耗等约200-300元/亩。综合测算,河北主产区天花粉亩均种植成本约4500-5880元,精细化管理地块成本可达6000元以上 。收益方面,一年生天花粉鲜货亩产量3000-5000斤,当前鲜货收购价2.5-4元/斤,亩均毛收益7500-20000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空间逐步收窄,部分管理粗放、亩产偏低的地块已逼近盈亏临界点,农户种植积极性受一定抑制 。


(二)全国产区格局与产能分布

我国天花粉种植形成“道地产区主导、新兴产区补充”的格局,产能分布呈现显著区域差异:

河北道地产区:核心集中于安国、定州、辛集、安平等地,凭借沙黄土土壤优势与成熟加工工艺,所产天花粉粉性足、浸出物含量高,深受药厂与饮片企业青睐,2025年种植面积3-3.5万亩,年供应量占全国60%-70%,仅安国地区年供应就达3000-3500吨;


新兴副产物产区:新疆种植规模超3万亩,且仍有1.2万亩扩种计划,江苏产区2.5万亩左右,两地均以瓜蒌果实产业为主,天花粉为附属产出,成本分摊后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其他产区:山东、山西合计种植面积约9000亩,宁夏等产区规模较小,以散户种植为主,品质稳定性不足。


截至2025年,全国天花粉总种植面积已超10万亩,新疆、江苏等副产物产区的扩种导致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加大,而河北等道地产区因收益下滑,预计将主动缩减种植面积,产能结构正逐步调整 。


二、历史数据复盘:产量、库存与价格的周期联动

(一)近五年产量与库存动态(测算数据)

天花粉无官方统计数据,结合市场流通量与产区调研测算:

2020-2021年:长期低价导致种植面积缩减,年总产量维持在4500-4800吨,年销量约4000-4500吨,库存逐步消化,2021年末库存降至2100吨;

2022年:价格上涨刺激部分扩种,总产量增至5200吨,需求同步回暖至5000吨,库存进一步降至1500吨,为后续涨价奠定基础;

2023年:高价驱动全面扩种,总产量达5800吨,需求稳定在5500吨,库存回升至2800吨,但优质货源仍偏紧;

2024年:新货集中上市,总产量突破6300吨,需求增至6000吨,库存攀升至3400吨,供需失衡显现;

2025年:全国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预计总产量将突破7000吨,截至产新前,河北优质大片货源基本售罄,市场主要依赖春季产新货补充,整体库存中等偏低,但普通货源库存压力较大 。


(二)近五年价格走势与周期规律

天花粉行情遵循“低价缩产→库存消耗→涨价→扩种→价跌”的5年左右小周期规律,近五年价格波动显著 :

2020年:长期低位运行,全年均价17.5元,峰值18元,谷底17元,种植意愿持续低迷;

2021年:“低价缩产+库存见底”驱动上涨,全年均价23元,峰值24元,谷底22元,开启上涨周期;

2022年:上涨势头加剧,3月突破30元,12月升至35元,全年均价33元,涨幅超50%;

2023年:行情达历史峰值,5月创下58元高价,全年均价50元,高价持续刺激全国扩种;

2024年:新货放量引发价格回落,从年初45元跌至年末25元,全年均价35元,跌幅达44%。


(三)核心数据统计图

年份

全年均价   (元/公斤)

峰值价格  (元/公斤)

谷底价格   (元/公斤)

年产量(吨)

年末库存(吨)

年销量(吨)

2020

17.5

18

17

4500

2800

4000

2021

23

24

22

4800

2100

4500

2022

33

35

30

5200

1500

5000

2023

50

58

40

5800

2800

5500

2024

35

45

25

6300

3400

6000


三、新周期行情预判:品质分化主导未来走势

(一)2025-2026年核心价格区间

结合当前产新态势、产能结构与需求变化,新周期天花粉价格将呈现“整体平稳、规格分化”的核心特征:

小统货(1.5公分以下,药厂投料):受产能过剩影响,价格区间预计维持在16-20元,阶段性波动不超过15%,部分普通货源或出现“以价换量”;

大统货(1.5-2.5公分,常规流通):依托刚性需求支撑,价格稳定在22-28元,河北道地货源因品质优势,价格中枢略高于其他产区;

优质大条货(2.5公分以上,饮片原料):受结构性短缺影响,价格将显著领跑,区间预计在35-45元,成为新周期行情“压舱石” 。


(二)分阶段行情预测

1. 短期(2025年冬季):随着河北产区产新进入尾声,新货加工批量上市,市场上货量将逐步增加,小统货价格或面临小幅下行压力,大概率回落至17-18元;大统货因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仍将保持在23-25元。需警惕极端天气影响,若出现持续降温或降雪导致采挖、加工受阻,可能引发短期供需紧张,推动价格阶段性反弹 。


2. 中期(2026年上半年):产能过剩效应将全面显现,小统货价格或维持低位运行,部分非道地产区普通货源可能跌破16元;而优质货源因春季产新货多用作秧苗、鲜货品质不达标准,供应缺口难以快速填补,价格将保持坚挺,甚至可能上涨至35元以上。同时,2024年出口管制解除的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若出口订单增加,有望缓解部分产能压力,带动整体行情企稳 。


3. 长期(2026年下半年后):河北、山东、山西等道地产区因种植收益下滑,预计将主动缩减种植面积,而新疆、江苏等副产物产区种植规模相对稳定,全国整体产能将逐步回落至5000-6000吨的合理区间。随着库存缓慢消化与供需关系改善,天花粉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小统货回归18-21元合理区间,优质货价格或维持35元以上高位,市场将形成“优质优价、劣货低价”的常态化格局 。


四、结论与建议

当前天花粉市场正处于周期调整的关键节点,“总量过剩、优质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行情核心驱动力已从“总量供需”转向“品质分级”。对于种植户而言,应聚焦河北道地优势,控制种植规模,转向精细化管理提升品质,重点培育2.5公分以上优质货源,规避普通货源价格波动风险;对于采购商,建议按需分级备货,普通投料货源可随用随采,优质饮片原料可适当布局长期库存,把握产新期低价窗口期;对于加工企业,可加强与道地产区合作,优化加工工艺,提升优质货产出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行情走势仍需密切跟踪产区种植动态、需求变化及政策导向,建议持续关注河北产区减种落地情况、出口订单数据及药厂集采招标信息,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注:本文章来自作者杨鹏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上一篇: 川芎行情困局

下一篇: 没有了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